欢迎您光临北京川乾科技有限公司!
全国热线:13961122002固话:0519-85858157
全国服务热线
手机:139 6112 2002
固话:0519-85859182
分公司
- 北京川乾科技有限公司
- 常州凌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
- 成都川乾科技有限公司
- 重庆川乾科技有限公司
- 常州凌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
- 常州凌坤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
- 常州昆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

Leybold莱宝真空泵漏油故障维修案例介绍

来源:川乾科技
2025-10-10 13:56

Leybold莱宝真空泵漏油故障维修案例介绍:Leybold莱宝真空泵作为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真空获得设备,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工艺的正常开展。漏油故障是莱宝真空泵常见的硬件问题之一,不仅会造成润滑油浪费、环境污染,还可能因润滑不足导致泵内部部件过度磨损,缩短设备使用寿命,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真空泵停机,影响生产进度。

一、Leybold莱宝真空泵漏油硬件故障常见部位及原因分析

莱宝真空泵的漏油故障与多个硬件部件的结构设计、安装精度及使用磨损密切相关。通过对大量故障案例的总结,常见的漏油部位主要包括密封件(如轴封、O型圈)、油箱及油位计、泵体结合面、轴承及轴承座等。以下针对各部位的漏油原因进行详细剖析。

1.1 密封件失效导致漏油

密封件是防止真空泵内部润滑油泄漏的关键部件,主要包括轴封(机械密封或骨架油封)、O型密封圈、垫片等。密封件失效是真空泵漏油最主要的原因,具体表现及成因如下:

1.1.1 机械密封失效

机械密封广泛应用于莱宝真空泵的轴端密封,其由动环、静环、弹簧、密封圈等组成。当机械密封出现以下问题时,极易引发漏油:

  • 动静环磨损或变形:真空泵运行过程中,动环与静环在弹簧力作用下紧密贴合,形成密封面。若吸入的气体中含有粉尘、颗粒等杂质,会加剧密封面的磨损;长期高速运行导致的摩擦热也会使密封面产生热变形,破坏密封面的平整度,导致润滑油从密封面间隙泄漏。
  • 弹簧疲劳或断裂:弹簧为机械密封提供持续的压紧力,保证动静环的紧密贴合。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,弹簧会因疲劳而弹性减弱,或因腐蚀、杂质卡滞导致断裂,使压紧力不足,密封面无法有效贴合,从而出现漏油。
  • 辅助密封圈老化或损坏:机械密封中的O型圈、V型圈等辅助密封圈,起到密封动环与轴、静环与泵体的作用。这些密封圈通常由橡胶材料制成,在长期接触润滑油、高温及摩擦的作用下,会发生老化、硬化、龟裂或变形,失去密封性能,导致漏油。

1.1.2 骨架油封损坏

部分莱宝真空泵(如小型旋片泵)采用骨架油封进行轴端密封。骨架油封的密封效果依赖于油封唇口与轴的紧密接触。骨架油封损坏的主要原因包括:

  • 轴颈磨损或划伤:若轴颈表面因磨损、腐蚀或装配不当出现划痕、凹陷,会破坏油封唇口与轴的密封配合,导致润滑油从间隙泄漏。
  • 油封唇口老化或变形:橡胶材质的油封唇口在长期使用中会因高温、润滑油侵蚀而老化、变硬,或因安装时受力不均导致唇口变形,失去弹性,无法紧密贴合轴表面,引发漏油。
  • 骨架变形或损坏:骨架油封的金属骨架起到支撑和定位作用,若安装时用力过猛或受到冲击,会导致骨架变形,进而使油封唇口位置偏移,破坏密封效果。

1.1.3 O型圈及垫片老化、破损

真空泵的泵体与端盖、油箱与泵体、油位计与油箱等连接部位通常采用O型圈或垫片进行密封。这些密封件漏油的原因主要有:

  • 老化失效:橡胶O型圈和石棉、橡胶垫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,会受到温度、压力、润滑油等因素的影响,发生老化、龟裂、弹性降低等现象,导致密封性能下降。
  • 安装不当:安装时若O型圈或垫片出现扭曲、错位,或未按规定扭矩拧紧连接螺栓,会导致密封面受力不均,出现间隙,引发漏油。
  • 破损或划伤:装配过程中,若密封件与尖锐的法兰边缘、螺纹等接触,容易造成划伤或破损;此外,更换密封件时若选用了尺寸不符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,也会导致密封失效。

1.2 油箱及油位计相关故障导致漏油

油箱是储存真空泵润滑油的部件,油位计用于观察油箱内油位高度,两者的结构缺陷或损坏也会导致漏油:

  • 油箱焊接处泄漏:莱宝真空泵的油箱多为焊接结构,若焊接工艺不佳,存在虚焊、漏焊等问题,或长期使用后焊接处因振动、腐蚀等因素出现裂纹,会导致润滑油从焊接缝隙泄漏。
  • 油位计损坏或安装不严:油位计通常为玻璃管或塑料材质,若受到碰撞、冲击等外力作用,容易出现破裂;油位计与油箱的连接部位若密封垫老化、螺栓松动,也会导致漏油。此外,油位计堵塞会导致油位显示不准确,若误加过多润滑油,超过规定油位,也会因压力过高导致润滑油从油箱薄弱部位泄漏。
  • 油箱盖密封不良:油箱盖与油箱的连接部位通常设有密封垫,若密封垫老化、破损,或油箱盖螺栓松动,会导致外界空气进入油箱的同时,润滑油也可能从缝隙泄漏,尤其是在真空泵运行时油箱内产生一定压力的情况下,泄漏会更加明显。

1.3 泵体结合面泄漏

莱宝真空泵的泵体通常由多个部件通过螺栓连接而成,如旋片泵的泵体与端盖、罗茨泵的泵壳与端盖等,这些结合面的密封可靠性直接影响是否漏油。结合面泄漏的主要原因包括:

  • 结合面不平整:泵体部件在加工过程中若平面度误差过大,或长期使用后因振动、温度变化导致结合面变形,会使密封垫无法完全填充结合面的间隙,从而出现漏油。
  • 密封垫选型不当或损坏:若选用的密封垫材质与真空泵的工作温度、润滑油类型不匹配,或密封垫在安装时被划伤、挤压变形,会导致密封性能下降。此外,重复使用旧密封垫也会因密封垫失去弹性而无法保证密封效果。
  • 螺栓拧紧工艺不当:安装时若螺栓拧紧顺序错误、扭矩不均匀或扭矩不足,会导致结合面受力不均,局部出现间隙,引发漏油。长期运行后,螺栓可能因振动而松动,进一步加剧泄漏情况。

1.4 轴承及轴承座故障导致漏油

轴承是支撑真空泵转子运转的关键部件,轴承座与泵体、轴承与轴之间通常设有密封装置,以防止润滑油泄漏。轴承及轴承座相关的漏油原因主要有:

  • 轴承磨损导致间隙增大:长期运行会使轴承的滚道、滚动体出现磨损,导致轴承径向或轴向间隙增大。间隙增大后,转子的跳动量增加,会破坏轴承座与轴之间的密封装置(如密封圈),使润滑油从间隙中泄漏。
  • 轴承座裂纹或砂眼:轴承座在铸造或加工过程中若存在砂眼、气孔等缺陷,或长期使用后因振动、冲击导致裂纹,会使润滑油从这些缺陷处泄漏。
  • 轴承座密封盖密封不良:轴承座通常设有密封盖,用于防止灰尘进入和润滑油泄漏。若密封盖与轴承座之间的密封垫老化、破损,或密封盖螺栓松动,会导致润滑油从密封盖间隙泄漏。

1.5 其他硬件故障导致漏油

除上述主要部位外,以下硬件故障也可能导致莱宝真空泵漏油:

  • 回油管路堵塞或破损:真空泵内部设有回油管路,用于将润滑部件的润滑油回流至油箱。若回油管路因杂质堵塞,会导致润滑油无法顺利回流,油箱内油位升高,压力增大,从而从密封薄弱部位泄漏;回油管路若出现破裂、接口松动,也会直接导致漏油。
  • 转子与泵体摩擦导致壳体损坏:若真空泵转子因装配不当、轴承损坏或异物进入等原因与泵体发生摩擦,会导致泵体壳体出现磨损或裂纹,润滑油从破损处泄漏。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着真空泵运行噪音增大、振动加剧等现象。

二、Leybold莱宝真空泵漏油硬件故障的维修方法

针对莱宝真空泵不同部位的漏油故障,需采取对应的维修方法。在进行维修前,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,包括停机、断电、排空润滑油、拆卸相关部件等,同时确保维修环境清洁,避免杂质进入泵体内部。以下详细介绍各漏油故障的维修步骤及注意事项。

2.1 密封件失效的维修

密封件失效是漏油的主要原因,维修时需根据密封件的类型和损坏情况进行更换或修复。

2.1.1 机械密封的更换

更换机械密封的步骤如下:

  1. 拆卸前准备:将真空泵停机,切断电源,关闭进气阀和排气阀。打开油箱放油阀,将内部润滑油排空,然后拆卸与机械密封相关的部件,如联轴器、轴承座、端盖等。
  2. 拆卸旧机械密封:用专用工具小心拆卸旧机械密封的动环、静环、弹簧、密封圈等部件,注意避免损坏轴和泵体的密封面。拆卸后,清洗轴和密封腔,检查轴表面是否有磨损、划伤等缺陷,若有需进行修复或更换轴。
  3. 安装新机械密封:选择与原型号一致的莱宝原厂机械密封,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。安装前,将动环、静环的密封面用干净的汽油或酒精清洗干净,并在密封面上涂抹少量真空泵专用润滑油;将辅助密封圈(O型圈等)安装到动环和静环的对应槽内,注意不要扭曲、划伤密封圈。然后将静环固定在泵体密封腔上,动环安装在轴上,调整弹簧的压缩量,确保动静环密封面紧密贴合,无偏斜。
  4. 装配与测试:安装好机械密封后,依次装配轴承座、端盖、联轴器等部件,拧紧相关螺栓,注意螺栓拧紧扭矩要均匀。装配完成后,加入适量的真空泵专用润滑油,启动真空泵进行试运行,观察机械密封部位是否有漏油现象,同时检查真空泵的运行噪音、振动是否正常。

注意事项:安装机械密封时,动静环的密封面必须保持清洁和平整,严禁用硬物敲击密封面;弹簧的压缩量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,压缩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。

2.1.2 骨架油封的更换

更换骨架油封的步骤如下:

  1. 拆卸部件:停机、断电、排空润滑油后,拆卸轴端的联轴器、轴承盖等部件,露出骨架油封。
  2. 取出旧油封:用油封取出器或螺丝刀(需用布包裹头部,避免划伤轴)将旧油封从轴承座中取出,注意观察油封的安装方向,以便正确安装新油封。
  3. 清洁与检查:清洁轴颈和轴承座的油封安装孔,检查轴颈表面是否有磨损、划痕,若磨损严重需进行镀铬修复或更换轴;检查轴承座安装孔是否有变形、磨损。
  4. 安装新油封:选择与原型号相同的骨架油封,在油封唇口和外圆表面涂抹少量润滑油,用专用安装工具或套筒将新油封平稳压入轴承座安装孔内,确保油封安装到位,唇口朝向润滑油侧。
  5. 复装与测试:安装好油封后,依次复装轴承盖、联轴器等部件,加入润滑油,启动真空泵试运行,检查油封部位是否漏油。

2.1.3 O型圈及垫片的更换

更换O型圈及垫片的步骤如下:

  1. 拆卸连接部件:根据漏油部位,拆卸相应的连接螺栓,分离结合面的部件,如泵体端盖、油箱盖、油位计等。
  2. 取出旧密封件:用工具小心取出旧的O型圈或垫片,注意不要损坏结合面的密封槽。
  3. 清洁与检查:清洁结合面和密封槽,去除残留的密封胶和杂质,检查结合面是否平整、有无划伤,密封槽尺寸是否符合要求。
  4. 安装新密封件:选择与原规格、材质一致的O型圈或垫片,将其放入密封槽内,确保安装平整、无扭曲。对于需要涂抹密封胶的部位,应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涂抹适量的耐高温、耐油密封胶。
  5. 拧紧螺栓:按照规定的拧紧顺序和扭矩拧紧连接螺栓,确保结合面受力均匀,避免出现间隙。
  6. 测试:加入润滑油,启动真空泵试运行,检查更换部位是否漏油。

2.2 油箱及油位计故障的维修

针对油箱及油位计的漏油故障,维修方法如下:

2.2.1 油箱焊接处泄漏的维修

若油箱焊接处出现泄漏,可采用补焊的方法进行修复:

  1. 排空润滑油:将油箱内的润滑油彻底排空,并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油箱内部,去除残留的油污和杂质,确保焊接时无易燃物。
  2. 查找泄漏点:通过目视检查、压力测试等方法,准确找到油箱焊接处的泄漏点和裂纹。
  3. 补焊修复:根据油箱的材质(通常为钢板),选择合适的焊条和焊接工艺,对泄漏点进行补焊。补焊时应注意控制焊接温度,避免因高温导致油箱变形。焊接完成后,对焊缝进行打磨平整。
  4. 密封性测试:补焊完成后,将油箱密封,加入适量的水或压缩空气进行压力测试,检查焊缝处是否仍有泄漏。若无泄漏,将油箱内部清洗干净,晾干后即可重新使用。

2.2.2 油位计故障的维修

油位计损坏或安装不严的维修步骤:

  1. 拆卸油位计:关闭真空泵,排空润滑油,拆卸油位计与油箱连接的螺栓,取下油位计。
  2. 检查与更换:若油位计破裂,应更换新的油位计,确保新油位计的型号与原设备一致;若油位计密封垫老化,更换新的密封垫。
  3. 安装油位计:将新的密封垫放入油位计与油箱的连接部位,安装油位计,拧紧连接螺栓,注意螺栓扭矩要适中,避免损坏油位计。
  4. 检查油位:安装完成后,加入适量的润滑油,观察油位计的显示是否准确,确保油位在规定范围内。

2.2.3 油箱盖密封不良的维修

油箱盖密封不良的维修方法与O型圈及垫片更换类似:拆卸油箱盖,更换老化的密封垫,清洁结合面,按照规定扭矩拧紧油箱盖螺栓,然后进行试运行检查。

2.3 泵体结合面泄漏的维修

泵体结合面泄漏的维修步骤如下:

  1. 拆卸结合面部件:停机、断电、排空润滑油后,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,拆卸结合面的连接螺栓,分离泵体部件,注意标记各部件的安装位置,以便复装。
  2. 检查结合面:清洁结合面,检查结合面的平面度,可用平尺和塞尺进行测量。若平面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,需对结合面进行研磨修复,或更换变形的部件。
  3. 更换密封垫:选择与原型号、材质一致的密封垫,若原密封垫为垫片式,可根据结合面尺寸自行裁剪合适的垫片;若为涂胶密封,应清除旧密封胶,重新涂抹耐高温、耐油的密封胶。
  4. 复装部件:将密封垫放入结合面密封槽内,或涂抹好密封胶后,按照标记的位置将泵体部件对齐,然后按照规定的拧紧顺序和扭矩分次拧紧连接螺栓,确保结合面紧密贴合。
  5. 试运行检查:加入润滑油,启动真空泵试运行,观察结合面是否有漏油现象。

2.4 轴承及轴承座故障的维修

轴承及轴承座故障导致的漏油,维修时需重点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和轴承座密封性:

  1. 拆卸轴承及轴承座:停机、断电后,拆卸联轴器、端盖等部件,取出轴承座和轴承。
  2. 检查轴承:检查轴承的滚道、滚动体是否有磨损、剥落、锈蚀等缺陷,测量轴承的径向和轴向间隙,若间隙超过允许值或轴承存在明显损坏,应更换新的轴承,确保新轴承的型号与原轴承一致。
  3. 检查轴承座:检查轴承座是否有裂纹、砂眼等缺陷,若有应进行补焊修复或更换轴承座;清洁轴承座的密封槽,检查密封槽是否完好。
  4. 更换轴承座密封件:更换轴承座与泵体、轴承座与轴之间的密封圈或密封垫,确保密封件安装到位。
  5. 复装轴承及轴承座:将新轴承安装到轴上和轴承座内,注意安装方向和配合精度,然后依次复装轴承座、端盖、联轴器等部件,拧紧连接螺栓。
  6. 试运行检查:加入润滑油,启动真空泵试运行,检查轴承座部位是否漏油,同时观察真空泵的运行噪音和振动是否正常。

2.5 其他硬件故障的维修

2.5.1 回油管路故障的维修

若回油管路堵塞,可采用以下方法维修:拆卸回油管路,用压缩空气或清洗剂冲洗管路,去除内部的杂质和油污,确保管路畅通;若回油管路破裂,应更换新的管路,或对破裂处进行焊接修复(金属管路)、粘接修复(塑料管路),修复后确保管路接口密封良好。

2.5.2 转子与泵体摩擦导致壳体损坏的维修

若泵体壳体因摩擦出现轻微磨损,可采用堆焊、研磨的方法进行修复;若磨损严重或出现裂纹,应更换新的泵体壳体。同时,需查明转子与泵体摩擦的原因,如轴承损坏、转子不平衡等,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,避免故障再次发生。

三、结语

Leybold莱宝真空泵漏油硬件故障的原因复杂多样,涉及密封件、油箱、泵体结合面、轴承等多个部件。在实际维修过程中,应首先通过细致的检查确定漏油部位和故障原因,然后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方法进行处理。同时,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预防措施,能够有效减少漏油故障的发生,提高真空泵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,为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。在维修过程中,应严格遵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,使用原厂配件和专用工具,确保维修质量,避免因维修不当导致新的故障。

微信咨询
微信号:13693583660
微信操作:
通讯录>新的朋友>粘贴并搜索微信号

复制微信号